能源動力(代碼:0858)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2021年版)
一、學科簡介與方向
能源動力是研究工程領域中的能源轉換、傳輸和利用的理論和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質排放,推動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工程技術領域。它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既有悠久的歷史,又屬于21世紀經濟發展中的能源、信息、材料三大前沿領域之一。隨著當今社會生活對動力的需求不斷提高,以及資源、環境與生態問題的日益突出,動力工程理論和技術工作者正面臨著新的挑戰,必將在能源高效利用、潔凈燃燒、遠程節能和自動控制以及熱能傳輸控制等諸多方面出現新的突破,并會對今后的人類文明產生重大影響。
本專業型研究生分兩個研究方向:1.電氣工程,2.動力工程。
1.電氣工程面向電能生產、傳輸、分配和使用的工程領域,培養從事電能生產、傳輸、分配、控制、檢測、保護及其使用過程中理論、技術和設備的研究、開發、設計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該專業領域方向涉及工業、農業、交通運輸、科技、教育、國防和人類生活的各領域,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和巨大的作用。在需求牽引、內涵驅動和交叉學科的推動下,電氣工程方向正呈現出旺盛的發展態勢。
2.動力工程方向涉及能源動力及熱工裝置的設計、制造運行、控制、試驗研究的基礎理論、工程技術和研究方法。覆蓋的學科研究領域包括:動力機械及工程、熱能工程、制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機械等。
二、培養目標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應較為系統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掌握發現實際問題的方法,能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產生對社會生產實踐有一定影響的結果。
以培養新時代有社會責任、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法治意識、國際視野的“五有”領軍型人才為目標。研究生應有堅定政治立場,樹立四個自信,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尊崇學術道德規范。培養從事能源動力領域科學研究與開發應用、工程設計與實施、技術攻關與技術改造、新技術推廣與應用、工程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緊密聯系能源轉換、傳輸與利用、工藝工程節能和污染物質排放控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能源動力領域專業碩士應當在本學科內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了解本學科相關技術的發展狀況,能夠熟練地閱讀外文資料,具有較強的獨立擔負工程技術工作和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包括掌握熱工設備、能源轉換和動力裝置的工作原理及其設計制造和試驗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掌握對生產工藝、過程熱工和設備進行檢測與控制的原理及方法,能夠對熱工和環境問題進行理論分析、試驗研究和經濟評價。
三、學制與學習年限
本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3年,學習年限為2-5年(含休學和保留學籍)。
碩士研究生應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完成學業,其中學位(畢業)論文課題研究和撰寫學位(畢業)論文的時間不能少于1年。
對于少數學業特別優秀的碩士研究生,經學院全面考核、申請批準后可提前申請學位(畢業),但學習時間不能少于2年。
四、課程與學分要求
(一)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修總學分不低于32學分,其中課程24學分,專業實踐8學分。
公共學位課必修4門,7學分;專業類學位課必修(按方向選)不少于3門,9學分;非學位課選修4門,不少于8學分。跨學科專業招收的研究生根據導師意見補修上一學歷教育的主干課程,不計學分。必修環節包括社會實踐(專業實踐)8學分,學術活動、開題報告不計學分。
(二)課程設置
課程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課時 |
學分 |
預計開課學期 |
備注 |
學位課程 |
公 共 |
10001M |
英語(碩士) |
48 |
3 |
1 |
必修 |
10002M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2 |
2 |
1 |
10004M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6 |
1 |
2 |
111085501M 112085801M |
工程倫理 |
16 |
1 |
2 |
專 業 |
10006M |
數值分析 |
48 |
3 |
1 |
方向1必選 方向2可選 |
112080801M |
電網絡理論 |
32 |
2 |
1 |
方向1必選 |
112080802M |
電氣工程方向前沿講座 |
64 |
4 |
1 |
10005M |
數理統計 |
32 |
2 |
1 |
方向2任選 |
111085801M |
高等工程熱力學 |
32 |
2 |
2 |
111085802M |
高等傳熱學 |
32 |
2 |
2 |
111085803M |
高等流體力學 |
32 |
2 |
2 |
非 學 位 課 程 ︵ 專 業 選 修 ︶ |
112080803M |
電磁場理論 |
32 |
2 |
1 |
方向1選修 |
112085802M |
電機系統分析 |
32 |
2 |
1 |
112080804M |
電力系統分析 |
32 |
2 |
1 |
112080805M |
電力系統過電壓 |
32 |
2 |
1 |
112080806M |
現代電力電子技術 |
32 |
2 |
1 |
112080807M |
電力系統程序設計 |
32 |
2 |
1 |
112080808M |
線性系統理論 |
32 |
2 |
1 |
112080809M |
人工智能及其應用 |
32 |
2 |
1 |
112080811M |
電力系統最優化及應用 |
32 |
2 |
2 |
112080812M |
非線性控制系統 |
32 |
2 |
2 |
112085803M |
SOPC技術及應用 |
32 |
2 |
2 |
112080815M |
防雷接地技術 |
32 |
2 |
2 |
111085804M |
英語科技論文寫作 |
16 |
1 |
2 |
方向2選修 |
111085805M |
高等內燃機學 |
32 |
2 |
1 |
111085806M |
內燃機燃燒學 |
32 |
2 |
2 |
111085807M |
內燃機數值模擬技術 |
32 |
2 |
2 |
111085808M |
內燃機振動與噪聲控制 |
32 |
2 |
2 |
111085809M |
燃料電池技術基礎 |
32 |
2 |
2 |
111085810M |
熱工測試技術 |
32 |
2 |
2 |
111085811M |
能源與環境 |
32 |
2 |
2 |
111085812M |
流動與傳熱的數值分析 |
32 |
2 |
2 |
111085813M |
低溫工程學 |
32 |
2 |
2 |
111085814M |
強化傳熱技術 |
32 |
2 |
1 |
111085815M |
潤滑材料與技術 |
32 |
2 |
2 |
111085816M |
熱力系統優化設計 |
32 |
2 |
2 |
補修 課程 |
1017101B |
動力機械基礎 |
48 |
|
1 |
可選,跨專業補修,不計學分 |
1017074B |
工程熱力學 |
64 |
|
1 |
1017116B |
內燃機原理 |
56 |
|
2 |
1017075B |
傳熱學 |
48 |
|
1 |
1017102B |
過程設備設計 |
32 |
|
1 |
1017147B |
過程流體機械 |
48 |
|
1 |
1012824B |
制冷技術與原理 |
32 |
|
1 |
1017773B |
內燃機構造 |
40 |
|
2 |
(三)課程考核
學位課程采取考試方式考核,課程成績70分為合格。非學位課程、補修課程成績60分為合格。必修環節必須完成且考核通過。課程考核不合格,需重修。
五、學位論文選題與開題
(一)文獻閱讀與選題
研究生入學后應不斷進行文獻閱讀和選題訓練。在學位論文開題之前,必須閱讀與擬選課題有關的屬本學科近10年的國內外文獻8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40篇。文獻綜述要敘述研究課題的背景意義、有關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發展,在了解學科發展動態的基礎上,提出研究內容、擬采取的實施方案、關鍵技術或難點、闡述所選方案的依據。文獻綜述應把握所研究課題在學科發展中所處的地位,文獻綜述不少于4000字。
論文選題應既要有一定的理論深度、技術難度和先進性、工作量,又要與實踐相結合、解決工程實踐中的技術難題,同時滿足論文審核的基本要求。
(二)開題報告
研究生確定選題后撰寫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應包括文獻綜述及參考文獻,以及課題選題依據、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研究進度安排、預期成果等內容。其基本內容至少包含:1.課題來源、研究目的和研究意義;2.國內外研究與應用現狀分析、主要參考文獻;3.研究目標、主要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4.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預期達到目標;5.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問題和解決的措施;6.已進行的科研與技術開發工作基礎、為完成課題已具備條件、欠缺條件與解決方案。開題報告字數不少于5000字。
(三)開題答辯
研究生一般在第三個學期安排參加開題并提交開題報告。學院組織進行公開答辯和開題評議。通過開題答辯的,準予進入論文課題研究階段。未通過開題的應在三個月之后半年內再次進行開題匯報。開題內容有爭議情況下,可以提交學院學術分委員會裁定。
開題報告工作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領導、學科負責人、研究生秘書組成領導小組,負責研究生的開題匯報工作,職能部門負責發布考核時間段(一般一個月內)、收集考核結果。開題報告評議小組由導師(組)組織具有碩士生導師資格的教師、或具有正高、副高職稱資格的教師組成,一般不得少于5人,并選擇一名教師或專家擔任評議小組組長。
(四)換題
研究過程中,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對選題做方向性更換的,需要本人提出書面申請,重新開題,由導師和開題評議小組認可批準后,方可按新選題進行研究工作。換題后課題研究時間不能少于1年,研究生學習時間超過 4 學年后不能換題。
六、實踐環節
專業實踐是本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必修環節。專業學位研究生需到企業開展實踐鍛煉不少于半年,其中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不少于一年的實踐學習時間。專業實踐可采取進駐企業實習,或參加導師科研課題(如開發、設計、制作、生產、調試、編程等活動)。
結合導師的應用型科研課題開展實踐教學的,由學生提出實踐教學計劃,導師簽字后,報學院研究生教育工作辦公室備案,學位論文答辯前提交實踐教學總結報告,由導師給出成績;到生產單位集中進行實踐教學的,學生提出實踐教學計劃,導師簽字同意,學院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院長審批同意后方可前往,實踐教學計劃交學院研究生教育工作辦公室備案,學位論文答辯前提交實踐教學總結報告,由校外企事業單位(或校外指導教師)給出成績。
七、學術活動
研究生在學期間應參加校內外學術交流活動不少于10次(校外至少2次),本人做學術報告應不少于2次。
八、學位論文研究與結題
(一)論文研究
碩士研究生經過不少于1年的課題研究,完成預期研究內容,完成學位論文初稿,于學位申請審核前至少1個月申請論文研究結題。
(二)結題報告
結題報告以學位論文的形式提交。
學位論文應當嚴格遵守學術規范,文字正確,語言通順,數據可靠,表述清晰,引述準確,格式嚴密,參考文獻列舉恰當,圖、表、公式、單位等符合規范要求。
(三)結題答辯
學院組織研究生進行公開結題答辯。結題答辯應對課題研究內容、論文規范性、論文質量等全面評價。通過結題答辯的,準予進入學位申請審核階段。未通過結題答辯的可申請二次結題答辯。
九、學位論文與學術成果要求
(一)學位論文質量
學位論文應為一篇系統完整、有創造性學術論文。本專業學位碩士學位論文字數不少于3萬字。論文選題應來源于工程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技術背景,可以是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論文的內容可以是:工程設計與研究、技術研究或技術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軟件或應用軟件開發、工程管理等。論文應具備一定的技術要求和工作量,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學位論文應當嚴格遵守學術規范,文字正確,語言通順,數據可靠,表述清晰,引述準確,格式嚴密,參考文獻列舉恰當,圖、表、公式、單位等符合規范要求。
實行雙導師制,其中一位導師來自培養單位,另一位導師來自企業的與本領域相關的專家。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論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導小組。
論文工作須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
(二)學位授予學術成果要求
對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基本要求應填寫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發表學術論文及科研成果情況表,由導師簽字確認其真實性。經院學位分委員會審議通過,現對我院在學習規定年限內申請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取得科研成果實行積分制(采用表1所示的科研成果積分列表)。同時,申請人的學位論文須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檢測結果合格后,方可申請學位論文送審。凡申請學位研究生須達到所申請學位規定積分要求,符合以下條件:
申請學術型博士學位,科研成果積分不低于3分;
申請學術型碩士學位,科研成果積分不低于0.3分;
申請專業型碩士學位,科研成果積分不低于0.1分;
科研成果須以廣西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
除積分列表規定排名外,科研成果須研究生第一作者(或研究生第二作者且其導師第一作者);
學術論文須與其學位論文相關;
其他未明事宜由院學位分委員會負責解釋。
注:碩士研究生從2018級開始執行;博士研究生從2019級開始執行。
表1科研成果積分列表
成果類別 |
科研成果內容 |
成果積分 |
第1類 |
IEEE Trans.系列期刊、SCI中科院一區期刊、CCF-A論文 |
4分/項 |
第2類 |
SCI中科院二區期刊、中國電機工程學報、自動化學報、中國科學、科學通報 |
2分/項 |
第3類 |
SCI中科院三區期刊、CCF-B論文 |
1分/項 |
第4類 |
其他SCI期刊、EI期刊論文;第1-3類論文投稿后進入第2輪審稿(限碩士研究生有效) |
0.6分/項 |
第5類 |
教育部公布的A+與專業相關的競賽,獲國家級三等獎以上排名前2,不包含導師 |
0.6分/項 |
第6類 |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CCF-C論文 |
0.3分/項 |
第7類 |
教育部公布的A類與專業相關的競賽,獲國家級三等獎以上排名前2,不包含導師 |
0.3分/項 |
第8類 |
EI期刊增刊論文; 其他學術期刊論文; 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與研究課題相關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進入實審。 注:本類積分累計不超0.2分。 |
0.1分/項 |
十、學業考核
(一)學分審核
1.研究生應于第1學年內完成課程學習,取得應修學分。學院按培養方案要求對研究生學分完成情況進行審核,未修完學分或成績未達到要求者,予以學業預警。
2.研究生第2學年末仍未修完學分或成績未達到要求者,學分審核視為不通過。學分審核不通過名單經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后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批。
3.學分審核不通過者須終止學業,按肄業處理。
(二)中期考核
1.研究生應于1.5學年內完成論文選題并通過開題答辯。在1.5學年內,學院組織開展中期考核,按培養方案對研究生開題情況及其他綜合表現進行考核。未通過開題答辯的予以學業預警。
2.研究生兩次開題答辯未通過,或在第三學年末仍未通過開題答辯的,中期考核視為不通過。中期考核不通過名單經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后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批。
3.中期考核不通過者須終止學業,按肄業處理,碩博連讀、直博研究生可申請轉為碩士層次培養。
4.中期考核主要內容如下:
(1)考核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執行情況、治學態度、論文開題情況等。
(2)研究生需進行個人總結,提交中期考核相關材料。
(3)導師對研究生入學以來的表現寫出評語,并針對是否同意其參加中期考核提出意見和建議。
中期考核工作由學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領導、學科負責人、研究生工作秘書組成的考核領導小組,負責研究生中期考核的組織領導工作。各學科成立由學科專家、導師代表組成的考核專家組,負責本學科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實施工作。。中期考核成績符合要求者,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不合格者,可在半年內再次申請考核一次。
進行考核前一個月學院會通知碩士研究生做好相關準備。
(三)結題考核
1.研究生一般于學制時間內完成學位論文課題研究并通過結題答辯(學位論文預答辯)。
2.研究生兩次結題答辯未通過,或在有效學習年限結束前三個月未通過結題答辯的,論文結題考核視為不通過。論文結題考核不通過名單經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后報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批。
3.論文結題考核不通過者須終止學業,給予結業處理。
(四)學位審核
研究生論文結題考核通過,且其學術成果達到學位授予標準的,可進入學位申請審核環節。
學位審核根據學校的相關規定進行。學位審核包括學位論文學術不端檢測、盲審、答辯資格審查、學位答辯、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審議、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等環節,任何環節未通過計1次,2次學位審核未能通過的研究生,取消學位申請資格。
十一、畢業與學位授予
1.研究生在學校規定學習年限內,按學位審核程序要求,通過畢業答辯,準予畢業,頒發畢業證書。
2.研究生在學校規定學習年限內,按照學位審核程序要求,通過學位審核并做出授予學位決議的,授予學位,由學校頒發學位證書。畢業研究生,在學校規定學習年限內達到申請學位條件,可申請學位,通過學位審核并做出授予學位決議的,授予學位,頒發學位證書。
3.早于學制時間申請學位的研究生除應滿足培養要求外,其學術成果還應明顯高于學位授予的要求。
本培養方案適用于2021級能源動力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并由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負責解釋。